青少年觉得自己比别人穷,将来会更容易受欺凌

根据剑桥大学心理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认为比朋友有着更贫穷背景的年轻人比那些在经济上与同龄人平等的人相比,他们更有可能自尊心更低,同时成为欺凌的受害者。
该团队还发现,那些认为自己更穷的人和那些认为自己更富有的人都更有可能实施欺凌。总的来说,在朋友之间感受经济平等感对心理健康和社会行为有最好的结果。
虽然长期以来,全社会范围的经济劣势一直与年轻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问题有关,但这项新研究是最早表明,与自己的直接社交圈的人相比,仅仅是感觉更贫穷就有可能导致负面的心理结果。
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我们在青春期早期通过“社会比较”对自己做出的判断——与他人相比,我们认为我们有多受欢迎或有吸引力——是我们蓬勃发展的自我意识的核心,而我们所感知的经济地位也对其起到作用。
剑桥盖茨学者、剑桥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候选人,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Blanca Piera Pi-Sunyer说:“青春期是一个过渡的时代,我们使用社会比较来做出自我判断和发展我们的自我意识。”
“不仅在更广泛的社会中,而且在我们周围的小圈子中,我们的经济地位感可能会对我们的归属感产生问题。”Piera Pi-Sunyer说,“归属感对青春期的幸福感和心理社会功能尤为重要。”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我们年轻的时候,与我们周围的人进行财富比较可能会有助于提高社会和个人自我价值感。”
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最新的《儿童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杂志》上,由Piera Pi-Sunyer和新南威尔士大学的Jack Andrews博士共同领导,作为剑桥心理学家Sarah-Jayne Blakemore教授开展的研究项目的一部分。

研究人员分析了英国12,995名11岁儿童在友谊群体中感知到的经济不平等。

认为自己比朋友更穷的11岁儿童的自尊率比那些认为自己在经济上与朋友平等的人低6-8%,在幸福感方面低11%。

那些认为自己不太富有的人也更有可能有焦虑等“内在困难”,以及行为问题,如容易愤怒或多动症。
与感觉与朋友经济差异不大的人相比,认为自己比朋友更穷的青少年报告被欺负或被挑衅的可能性高出17%。

虽然当年轻人年满14岁时,报告的受害程度全面下降,但那些认为自己较贫穷的人受害的可能性仍然比那些在经济上感觉与朋友相似的人高8%。

感觉比同龄人更富有或更穷与会导出实际欺凌别人的概率高出3-5%。Piera Pi-Sunyer说:“在归属感很重要的时候,有任何的差异感觉都会增加欺凌等人际交往障碍的风险。”
Piera Pi-Sunyer博士研究的一部分着眼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背后的认知过程。这包括我们早年的记忆和内化自我判断如何指导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有时被称为“自我模式”。

“关于自己的负面判断可能会使我们倾向于关注强化自我价值缺乏的信息,这对心理健康有影响。正如我们看到的,这可能很包括我们一些同龄人和友谊团体在青春期对于自己经济地位的看法”,Piera Pi-Sunyer说。

研究人员使用了作为千禧队列研究(Millennium Cohort Study,MCS)的一部分收集的数据,该研究对2000年至2002年间出生的数千名年轻人进行了研究。这些调查衡量了一系列精神状态和社会行为,包括关于经济状况认知的问题。
大多数孩子认为自己和朋友一样富有,但4%和8%的孩子认为自己分别比朋友更穷或更富有(16%的人说他们不知道)。
MCS还收集了有关“客观家庭收入”的数据,包括衡量每周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数据,使研究人员能够消除实际父母财富的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客观上来自弱势背景的年轻人有更多的心理健康困难。我们的发现表明,感知劣势的主观体验也很有影响”,Piera Pi-Sunyer补充说。
“你不必富有或贫穷才能感到比你的朋友更富有或更贫穷,我们可以看到这会影响年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income inequality, adverse mental health and interpersonal difficulties in UK adolescents,https://doi.org/10.1111/jcpp.1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