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将庞大的数据转换成为有用的信息,必须先有效率地收集信息。随着科技的进步,功能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就成了最好的收集数据的工具。数据仓库,简单地说,就是搜集来自其它系统的有用数据,存放在一整合的储存区内。
继续阅读作者: sociologybar
王锡苓:质性研究如何建构理论?
与一般的质性研究不同的是,扎根理论强调明确的“社会学需要建构理论”的目标。在扎根理论被提出之前,社会科学研究普遍存在理论性研究与经验性研究严重脱节的现象。
继续阅读叙事在中国社会学研究中的运用及其限制
在欧洲古典社会理论大师那里,本来一直并行着两个既相互对立也相互补充的研究路向。但自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占据社会学主流地位以来,社会学研究方法越来越实证化,量化方法在西方社会学中运用得远比定性方法广泛。
继续阅读“咬文嚼字”是社会科学研究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将价值中立的科学研究方法成功运用到价值多元化有涉化的社会领域,就必须从新审视那些一贯用来表述社会事物的价值多元化有涉化的词语,通过推敲与限定使其价值单元化中立化,从而符合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继续阅读社会、理论与方法——评西方社会流动研究方法的发展
在西方社会学研究中,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研究属于社会分层研究的一个分支领域。近年来随着社会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许多新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被引入社会流动研究中。
继续阅读向伪量化做法说“不”
“当你不能度量自己所言、不能用数字将它表达出来时,你的了解就是贫乏的,不能令人满意。”这番话在聪明人讲过的蠢话排行榜上排名相当高,讲出这句话的开尔文勋爵(Lord Kelvin)为该榜单贡献了好几条颇有份量的高见。
继续阅读迈向叙述的社会学
进入1980年代以来,历史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发生剧烈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学者远离大理论和总体解释模式,转而趋向时间性和叙述的分析。“叙述主义”的概念被提出,并被上升到一种方法论的高度,以作为结构主义方法的替代。
继续阅读列维-斯特劳斯:“我厌恶旅行者和探险家”
对亚马逊雨林原住民的研究,贯穿年届百岁的列维-斯特劳斯的一生。在他兼具可读性与学术性的《忧郁的热带》、《野性的思维》、《神话学》等作品中,他将原始部落视为特殊个案,认为其独立于人类现代文明进步之外。
继续阅读中国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和方法论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本文论证中国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发展,从它的实施和方法论演变的意义说可以分为社会调查、社会学调查和新社会学调查三个不同的里程。
继续阅读